资料检索  |  学术讲堂  |  学术期刊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详细内容
 

走进神奇的玻璃世界——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基本陈列《天地凝光》(发表于《中国文物报》)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4283

       秦皇岛是我国唯一一个以皇帝帝号命名的城市,它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自古就有“两京锁钥”“蓟辽咽喉”之称。1922年,“中国玻璃工业摇篮”耀华玻璃厂在此设立厂,开亚洲玻璃工业之先河,“玻璃城”因此得名。2008年,随着城市的发展,耀华玻璃厂整体“退城进郊”,为记录这段历史,部分工业建筑被保留下来。2006年该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秦皇岛玻璃博物馆就是依托这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耀华厂遗址建造而成。经两年筹备,两年建设,2012年8月6日面向公众开放,至今已接待参观者12万逾人。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是我国首家国有玻璃专题博物馆。精美的展陈,高等级的藏品,特别是玻璃文物数量是业内之最,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获普遍认可。

      一、走进展览,感受玻璃历史的神奇。

      纵观展览,《天地凝光》基本陈列是对玻璃历史、玻璃工艺、玻璃艺术的综合性展示。共分“古代的玻璃”、“中国玻璃工业的摇篮”、“中国当代玻璃工业”、“璀璨的玻璃艺术”四个部分。布展面积1500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1500万元。一千多件文物全面、生动地展示我国玻璃文化开端,演变、发展及不同时期的生产状态。上展展品既有体现当代艺术的玻璃艺术珍品,又有反映民俗文化的玻璃饰品,还有汇聚异国风情的舶来异宝,充分显现了玻璃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与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一)序厅设计,匠心独运。中央主题雕塑“天地凝光”,表现了玻璃源于天地,经火淬炼最终形成的过程。周围的壁饰景观“光明之窗”在苍穹意味的弧面墙体上,柔和悦目的各色光芒透射而出表现了玻璃带给世界光明未来的美好寓意。(二)古代玻璃,中西分明。古代的玻璃展区共分西方古代玻璃与中国古代玻璃两单元。以艺术场景《西亚玻璃产生的传说》作为展览的起点。西方古代玻璃展柜展示了古西亚出土的横贯4000年历史的 “釉沙”“ 卷芯”“模制”“吹制”几大工艺的代表作。景观墙“中世纪教堂彩绘玻璃”主要表现中世纪欧洲玻璃工艺演变与玻璃艺术同宗教的融合。一组西方使节进献清代皇帝的玻璃工艺品,将中西方古玻璃展区自然连结,逻辑严谨。中国古代玻璃展示从西周开始直至明清,这些文物精品让中国古代玻璃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可见。通过颜神镇街面场景复原,直观再现了明清时期的玻璃之都——博山颜神镇的市井风貌,集历史真实与艺术魅力于一身,渲染了整个展览的气氛与节奏,配合古代玻璃文物展品,还原了我国古代玻璃生产的历史记忆。玻璃在我国古代不但是物质范畴的珍宝,更被历代文人墨客、高僧大德赋予文学、宗教色彩。《汉乐府》曾将玻璃做的耳饰比作明月,故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的佳句。玻璃古时又称“琉璃”是佛教“七宝”之一、“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馆内一组佛塔地宫出土的玻璃葫芦,是盛放佛骨舍利的至高容器。佛教认为琉璃是千年修行的境界化身。在所有经典中,都将“形神如琉璃”视为是佛家修养的最高境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在某种意义上说,玻璃是一种人格、一种精神、一种境界的象征。明澈的玻璃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三)近代耀华,产业摇篮。中国玻璃工业的摇篮展区,主要介绍耀华玻璃厂的发展及辉煌历程,通过耀华厂历史文物、珍贵照片、生产工具所组成的展览详细记录和重温了那段民族工业跌宕起伏的岁月。耀华玻璃厂与中国近代工业有着同样的命运。在“实业救国”口号中建厂,解放前的各个时期无不体现出先天不足的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的抗争与妥协。从“中比合办”到“日本强占”再到“官商合办”时期的一本本会议记录提醒着观众我国民族工业曾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图存。几十年的蹂躏、几十年的抗争,终于在1949年的那一天扬眉吐气,我国玻璃工业的近代史,几乎就是中华民族近代史的缩影。浩荡历史,风云际会。从“十年建设”到“改革开放”,从“公有制”到“股份制”改革,从“弗克法”和“浮法”两种玻璃制作工艺的改革到等比例生产线电子模型的应用。从犹如穿越了时空,一段段自豪与忧伤如历史的海浪冲洗着记忆的沙滩,留下了满岸的瑰宝,一路观赏,一路创造。(四)新兴产品,发展演变。随着我国玻璃行业的发展,各种玻璃企业如星火燎原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玻璃产品的种类愈加繁多。为适应生产、生活对玻璃的需要,玻璃被再加工为器形不一的新型产品。新产品的产生源不同行业于对玻璃特殊材质的需求,其具有透明、导热、绝缘、耐腐蚀的特点,注定成为难以替代的材质。所涉及行业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汽车、建筑、医疗行业;涉及国计民生的交通运输、矿业、仓储行业;探索未知的宇航、潜水、微电子行业。它是一种神奇的材料,新的属性等待我们继续发现,空白领域需要我们继续探索。中国当代玻璃工业展区的展品组合是当代博物馆综合展示的典型之作。这组由大展柜、合成图和26类311件玻璃展品组成的大型组合展示,艺术而震撼地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当代玻璃工业的辉煌成就。其中防弹玻璃、自洁净玻璃、航天玻璃等多项产品填补了中国玻璃工业的空白,向公众传达了玻璃的产生、发展、应用的科普知识。(五)玻璃艺术,璀璨神奇。玻璃艺术展示是整个展览重心,也是博物馆整体格调的提升与升华。这里云集了清华大学、上海大学、琉璃工房、台湾琉园、吴子熊博物馆、百工坊等国内顶级玻璃艺术团体、学术机构、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完美诠释了玻璃的变幻多端、风情万种的艺术特质。琳琅满目的当代玻璃艺术品或意象清新、质朴自然,闪烁着记忆的温暖,或造型夸张、动感灵气,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文化艺术的进步需要作品的展示交流,更需要对传统艺术精华的传承。若细细回味,几千年的玻璃工艺发展史,绝不乏让世人惊叹的文化亮点。展区内特别增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柜陈列的两组鼻烟壶内画艺术品、玻璃灯工艺术品。横贯两百年,方寸之间陈述着不同时期的故事,这是对从明清流传至今的内画艺术的瞻仰,更是对周乐元、陈少甫等清代内画工艺大师与当代玻璃工艺传承人的礼敬。用心感悟,用心交流。为增加博物馆的趣味性与参与性,这个展区精心设置了玻璃现场制作、玻璃彩绘、玻璃串珠、万花筒等形式多样的互动环节,每到节假日,这里精彩纷呈、热闹非凡。

       二、品读展览,置身玻璃艺术的世界。

     (一)空间的合理布局,气势恢宏。展览依托历史建筑原有空间展开,设计人员在展览空间布局上花费了很多心思。展览谋篇注重节奏感与韵律感,布局追求空间延续的起伏性与流动性,根据展览主题内容,将空间分为几个既相互连贯,又相对独立的展厅,使陈列达到一气贯通、顺势延伸、浑然天成的整体展示效果。以“天地凝光”为主题的序厅,寓意深刻,是整个展览的灵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每一展厅分别以单元的形式呈现,这种不同层次的说明具有明显的视觉差异,使观众能轻易掌握展示结构,清晰地记住展览。此外在第一展厅设计上又采用分割的手法,以色彩绚丽的中世纪教堂彩绘玻璃窗为景观墙,将原有的单个空间分割成两个主题分空间,使环境空间在整体气氛中富于变化,让观众思维在变化中流动,不受拘束。(二)色彩的巧妙运用,个性鲜明。展厅背景以沉稳大气的微冷色调渲染整体氛围,展柜基座、标识等以棕褐色为主要基调,体现展品的庄重与深邃。各展厅既有完整统一的风格,又采用变化多样的展示手法,通过造型各异的空中连接、展板展墙的色调变化使展厅各具特色。第一展厅的色彩质朴浑厚,切合文物深沉厚重的特点,达到了背景与文物风格的协调统一;第二三展厅色彩逐渐明快丰富,凸显了展厅的空间感和景深感,恢弘大气;第四展厅的色彩与第一展厅遥相呼应,实现了完美巧妙地回归,配合灯光效果凸显艺术品的璀璨神奇。(三)灯光的精心设置,强弱相宜。整个展厅为全封闭式,采用整体给光与局部照明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整体光线柔和、局部照明突出、整个展厅幽静和谐,光线强弱相宜的效果。具体展柜及主要展品的灯光采用顶光与底光相结合,定位灯辅助的方式,极具透视效果,凸显了玻璃晶莹剔透的特性,起到了引导观众视觉的作用。展览中序厅的主题雕塑“天地凝光”和壁式景观“光明之窗”,在环境灯光的呼应下,绚丽夺目。璀璨的玻璃艺术品展区在灯光的巧妙配合下,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四)形式的新奇创意,独具特色。陈列的形式设计在深刻理解展览内容的基础上,融入强烈的时代特色,为突出博物馆文化形象,我馆邀请了全国青年雕塑艺术家李富军先生为展览量身打造了主题雕塑“天地凝光”,艺术性地诠释了玻璃来自天地,诞生于火的过程。同时博物馆立足创新,合理安排了图文、场景、景观、模型、视频、沙盘、绘画等多种艺术手法,创造出布局巧妙、造型新颖独特的陈列艺术形象,达到了艺术形式设计与陈列内容的完美结合,增强了陈列的艺术感染力,引导了参观者的形象感知和理性思考。

       三、拓展服务,谋求展陈的延伸。

       社会教育与服务是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职能。玻璃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一直树立“以人为本,为观众服务”的博物馆管理理念,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使藏品动起来,展馆活起来。

      (一)扎实基础服务,将“套路”打好。馆内设有语音导览服务系统,标示引导清晰,配套服务设施齐全,残疾人通道、轮椅、医疗箱、寄存处、主题餐厅等一应俱全。博物馆提供三种语言讲解服务,每日定时提供免费讲解。志愿者讲解员经培训上岗共76人。积极制定详细的宣传推广计划,迄今为止,共印制3.5万套宣传册无偿提供观众。(二)拓展教育阵地,把“亮点”抓好。博物馆人员“走出去”,将服务范围延伸至学校、社区、部队。与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分别建立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机制,发挥了文化宣传、教育阵地作用。数字博物馆功能齐全,实现网上预约、网上参观、博物馆纪念品网上售卖,扩大博物馆宣传效果,为资源共享搭建网络平台。(三)开展社会活动,将“特色”办好。制定详细的活动策划方案,成功举办了国庆中秋、圣诞、元旦、春节、情人节等主题活动。邀请国际知名玻璃艺术大师安东尼、关东海等艺术大师来馆交流,吸引了一大批玻璃艺术界和美术界专业人士来馆观摩、学术讨论。广邀北京、上海各地国内顶尖艺术家促成城际玻璃工艺合作,为南北玻璃艺术融合提供空间、平台,向公众提供了最新、最高层次的玻璃艺术享受。(四)研发文化产品,将“资源”用好。博物馆纪念品是展览的延伸,观众记忆的封存。玻璃博物馆纪念品研发工作充分发挥旅游城市的地缘优势,精心设计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旅游文化产品,也是对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探索。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与多家国内顶级玻璃艺术品公司订立产品展卖与研发合同,共研发“墨海听涛”、“城府在胸”“和谐”等20余种玻璃纪念品,融入了山海关、北戴河、长城、大海等本地文化元素,广受海内外游客喜爱。

      四、注重实效,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公众的参与度是对博物馆展陈效果最实在的品评。坐拥沿海旅游城市之便,近邻“夏都北戴河”“天下第一关”之利,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开放即成为市民、游客参观热点,半年累计接待观众12万人次。先后接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等省部级以上领导8位,各类团体近百个。举办各类活动40余场。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所营造的高雅的艺术与文化氛围,表现出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赢得海内外文化界、文博界的赞誉和各界观众的向往。河北省委宣传部长艾文礼部长题字“传承文明”,明确了市玻璃博物馆职能定位,并给予美好祝愿。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开馆运营,成为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开馆以来,累计报参与道媒体多达24家,报道72篇次,同时,秦皇岛玻璃博物馆被列为2012年度秦皇岛十大新闻。

       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不仅搭建了一个全面展示玻璃文化与玻璃艺术的平台,也为世人了解玻璃历史,了解城市历史的一个重要的窗口。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将进一步推进玻璃艺术与玻璃产业的深度融合,全面推广玻璃文化,必将成为承载文化精髓,塑造城市形象,展示艺术魅力的一道亮丽风景。

                                                                                 

                                                                                                                 发表于《中国文物报》

                                                                                                                         2013年5月14日

 
                 
  实用信息 资讯 鉴赏 学术研究 公众服务

展览活动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参观须知

·馆内导览

·宣传视频

·语音导览

·关于我们

·博物馆公告
·
博物馆预告
·
博物馆新闻

·全景展馆

·珍品鉴赏

·展品鉴赏

·资料检索

·学术讲堂

·学术期刊

·预约服务

·咨询留言

·网上商店

·问卷调查

·临时展览

·主题活动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建议最佳浏览状态1024x768以上

版权所有:秦皇岛玻璃博物馆   冀ICP备13014226号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3197号